多地猪价“破9冲10”——你猜猜猪价能涨到12元吗?
导读:近期猪市行情犹如“哪吒踩着风火轮,飕飕地飞上天”,形成让养殖户欣喜的“微笑曲线”,多地猪价“破9冲10”,尤其是西南地区直接破10,猪市一片红红火火。昨日立冬,各地降温明显,不少地区迎来了初雪,对生猪运输有一定的影响。随着近期商务部鼓励大家多做储备,油、米等日常食用品开始涨价,今年猪价相对较为便宜,四季度猪肉消费本就处于增加的状态,因此囤猪肉现象增多,终端消费利好,猪价也迎来反弹上涨行情。

今天是11月8日,北方很多地方一夜之间大雪纷飞,好像约好了今天一起下雪,河南、河北、辽宁、吉林等地生猪又开始挠墙,屠宰场报价不成立,有的地区今天又临时涨价,由于天气的原因有的已经开始停滞,虽然有报价,但是成交量很低,这也说明了“有价无市”的行情。
这一波涨价真的在路上吗?能大涨吗
有主播说雨雪天气过后,新一波大涨在路上,果真如此吗?在正常的情况下(而不是在极端+突发事件),消费需要2个支撑点,大家看看说得对不对?
1、首先就是手里有没有钱,这个问题应该来说是最重要的,因为这几年由于受到“口罩”问题的影响,普通的大多数人都会缩紧开支,特别是一些农民和不发达的地区,还有那些去南方工厂打工的人员都会减少外出去堂食和采购,毕竟每个月月收入低于1000块钱有6亿人,(有钱人除外,不论价格多高,也不会耽误吃喝),前两年的高猪价也导致了西南地区人们做腊肉、灌肠大幅度的减少,而在10月份突然地增加的主因就是猪价相对太便宜,才导致了人们大量的采购,害怕年前再涨起来。
2、其次就是想不想吃,因为商务部鼓励大家多做一些储备,米面油、蔬菜等一些生活用品也开始涨价,而猪肉又相对便宜,同时入秋之后对于肉类的消费本身就会增加,这三种因素叠加导致猪价的上涨,大家想囤肉就不会因为猪价上涨个2块3块钱,但这种上涨属于被动+主动形式,能否持续下去呢,让我们静观市场的变化。
在这种情况下,大家该做香肠的也做了,该买的也买了,如果猪价继续上涨的话,冷库里的300万吨冻肉,至少也要有200万吨在年前上市的,因为它们马上就要临期的,不可能再继续储存下去,所以春节之前贵贱都得投放市场进行售卖,自然就会占去鲜肉市场的一部分。有人会说,普通百姓是不会购买冻肉的,但是大家不要忘记了,还有其它的行业要使用,例如:外卖、饭店、酱肉,肠类的工厂,为了赚取利润自然会购买冻肉,是不是冻肉你知道吗?没有看到几乎就等于不知道。
现在很多人还有一个观点就是在等冬至,冬至它不仅只是一个日期,它是一个消费的旺季,然而冬至这个消费的热点已经过去,为什么?之前小编就曾表述过,我们看市场都是凭以往的经验去判断未来的市场,而今年的市场行情完全超乎所有人的预期,该涨的时候猪价不涨,不该涨的时候却又涨起来,所以说,如果是2年前去判断冬至的价格,大概率都是准确的,而今年谁能判断一个月以后的价格都是猪界的“神人”,能把一周的猪价行情判断的精准就已经非常厉害了,所以现在说以后价格会涨会跌都是在“蒙”,蒙对了就是判断错误,蒙错了就是市场一直在变化。
一些养猪人在群里都表述自己周边的猪都没有了,圈舍也都是空的,再加上“小飞”,个别的猪场一夜之间全部清空,大家说的都是你周边的情况,看到或听到的都是周边的,不可能代表全国性的,除非发生大面积的事件才可以肯定的表述猪少了。
未来一周全国猪价走势分析
未来三个月的猪价的涨或跌取决于养猪人现在的做法,前几个月小编就说过,每个月的猪价取决于当前这个月养猪人的行为方式,如果大家有序出栏,那么下个月就有可能平稳,如果积极抛售,下个月就有可能涨价,反之大家都压栏,那么下个月就有可能是下跌,所以说你当前的行业就决定了后期的结果。
而未来一周的猪价走势就如同上面小编所述,而市场不是以你个人意志而转移,是供需关系决定的。上一周大家积极囤肉,那么下一周个人还是看以稳定为主,想要那些所谓的大涨,从基本面,从逻辑来看不成立,所以,现在就把后几个月的涨落判断的准确,明显就是“蒙”。(个人意见,仅供参考)
本文转摘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